置身望廈 尋找望廈古村興衰印記
置身望廈 尋找望廈古村興衰印記
望廈村是現時澳門一個平凡又普通的住宅區,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望廈村的由來,又有多少人認識當中歷史?為加深公眾認識和了解望廈村的背景和發展,口述歷史協會舉辦「望廈五百年」專題展覽,向公眾一訴望廈悠久歷史。
口述歷史協會副理事長阮世豪表示,望廈村是澳門現存歷史較悠久的古村落,是澳門發展的一個見證,為讓居民認識和了解其歷史發展,澳門口述歷史協會2013年展開專題研究,廣泛蒐集各種史料和歷史圖像,期望重現望廈村五百年來的發展歷程。
望廈村建村以來,村名有着9種不同說法:望下村、望廈村、旺廈村、望霞村、旺下村、望廈角、旺廈角、旺廈鄉及望廈莊。而這9個不同的村名源流眾說紛紜,甚不統一,現今則通用稱為「望廈」。
在《澳門紀略》及《香山縣誌》等史籍都有關於「望廈」的記載,可知望廈是明朝以來澳門的一個古村落,經歷由小漁村發展為兼農耕的村落,後又被澳葡政府侵佔並闢路築屋。滄海桑田,隨着澳門經濟發展與建設,昔日的望廈村已經「面目全非」,如今的「望廈」僅僅是澳門一個住宅區。
位於城牆以北 湮沒歷史長河望廈村是澳門古村落,成村的一大因素是外來遷移人口。村民多為閩潮人氏,遷移自福建廈門。望廈村開村年代是嘉靖27年至32年之間,至1627年澳門城牆建成之後,望廈村在城牆以北,村的範圍逐漸清晰。直至清朝乾隆8年,望廈村從早期的500餘戶,約20多條里巷,逐漸發展成澳門半島的大村落,小街巷達130多條。
最初,望廈村村界模糊不清,自1627年,澳門葡人建成城牆以後,城市界限清晰,城牆以南為城市,稱澳門;以北為華人村及農耕地,稱望廈村。19世紀中葉,望廈村的東南至龍田村,西南至新橋村,北靠望廈山,東臨螺絲山。直到世紀後半葉,望廈村的村界向北延伸到關閘,向東延伸至馬交石。直至20世紀初,望廈大馬路的修建,望廈村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望廈在20世紀上半葉仍是一片平原,尚有大部分土地未被開發,區內建築僅有「唐家花園」、六和水廠水塘、望廈方濟各堂、炮竹廠及蚊香廠等,1926年及1928年曾舉行「澳門實業展覽會」。30年代後,澳門郵電司在美副將大馬路建造宿舍平房,供郵電司支援居住,望廈區亦設有兵營,在1974年葡萄牙士兵撤退前都是軍事禁地。
憑藉建築遺存 構築文化回歸如今昔日的望廈村已成為馬路縱橫、大廈林立的市區,是澳門住宅區之一。在城市化進程中,望廈村村貌已「面目全非」,但依然有一些歷史遺跡保留。2012年,澳門各界開始關注望廈別墅建築的歷史價值和保育再利用,這是一種文化回歸,是望廈的文化延續。
位於美副將大馬路的普濟禪院(觀音堂)是澳門最大禪院與最具規模廟宇,距今至少360年歷史,由於廟內供奉觀音,人們習慣稱為「觀音堂」,是澳門三大廟宇之一,亦是澳門著名旅遊景點,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或大時大節都香火鼎盛。而位於提督馬路與關閘橫路交界處的澳門蓮峰廟同為澳門三大廟宇之一,俗稱新廟,又稱天妃廟。
坐落澳門半島北部的望廈砲台是北面防線的核心堡壘,其炮火覆蓋控制澳門北部陸地,包括關閘及其要地,直至1960年砲台停止使用。另外,澳門關閘有古關閘與今關閘之分,古關閘為舊時望廈村的邊界,在今關閘馬路中,鴉片戰爭後,葡人勢力向北擴展,拆毀古關閘,並於1871年向北移,建造凱旋門式新關閘。
是次展覽日期至本月18日,場地位於美副將大馬路文創綜合服務中心,正是昔日望廈村所在地,從中心窗外可眺望今日望廈風光,展覽開放時間,逢星期一至星期日早上9時半至下午6時半,歡迎各界人士一度現存望廈村的古蹟實景。
本報記者 朱家茗
2016年6月17日《市民日報》
http://www.shimindaily.net/v1/